[生理学]某患者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后出现尿液NaCl、水、HCO
2007-5-17 14:42:58
原题:
[生理学]某患者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后出现尿液NaCl、水、HCO?
选项:3-排出增多,以及代谢性酸中毒。分析该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是由于:
A.肾小管K+一H+交换增加
B.肾小管H+一Na+交换减弱
C.近球小管K+的重吸收增加
D.肾小球滤过率降低
E.肾小管Na+重吸收减少
答案:
B
解析:
答复:本题选B。

  乙酰唑胺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后,细胞内H+生成减少,H+—Na+交换减弱,可使K+一Na+交换增强,血中K+浓度下降。乙酰唑胺抑制近曲小管85%的HCO3-的重吸收,由于Na+近曲小管与HCO3-结合排出,因此可减少近曲小管内Na+的重吸收。但是,集合管内Na+重吸收机会增加,相应增加K+的分泌(Na+—K+交换增多)。因此,本药使尿中HCO3-、K和水的排出增加。

  乙酰唑胺由于消耗了体内贮存的HCO3-,可导致高氯性酸中毒。

  相关内容
 ·[卫生法规]因抢救危急患者,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,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 [2007-5-17]
 ·[卫生法规]未经医师(士)亲自诊查患者或亲自接产,医疗机构不得出具某些证明文件,但可以出具 [2007-5-17]
 ·[卫生法规]一名女性患者因不孕症、闭经,伴厌食、消瘦到妇科就诊。妇科做了各种常规检查后,决定行腹腔镜检查,通知患者准备。患者不知该检查如何做,便随医生进入处置室检查,检查中发现作了切口。患者及家属均不满意开刀,遂向院方提出了赔偿要求。该案例行腹腔镜检查应如何决定为合理 [2007-5-17]
 ·[卫生法规]患者沈某患肠癌,对其进行手术治疗,手术中因医生误伤其动脉,患者需要输血,此时错误的说法是 [2007-5-17]
 ·[卫生法规]造成医疗事故的,向患者 [2007-5-17]